2025年,美国新任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向中国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:特朗普政府在未来四年内并不打算与中国展开正面冲突。
这不仅是向中国的一次“提前交底”,还揭示了特朗普政府在军事和外交方面的新策略。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样的考量呢?
从美军的内部改革、欧洲政策的变化,到对华政策所面临的挑战,种种迹象表明一个事实:特朗普政府下的美国,正在重新评估自身的实力和影响力。
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近些年来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逐渐增强。与此同时,美国方面,特朗普刚一执政,就不得不面临拜登政府留给他的诸多问题——包括36万亿美元的庞大债务、持续的通胀压力,以及巨大的军费缺口。海格塞斯更是向中国伸出了一个“缓和”的橄榄枝。
美军内部改革与资源重分配
特朗普上任后,首先就把火烧到了美军内部。他选择了海格塞斯担任国防部长,并不是因为这位的军方背景有多显赫,而是因为他与传统的军方利益集团并没有太大关联,能够以“外人”的身份来推动改革。
特朗普的想法相当直白,他认为美军这台机器实在太庞大了,需要精简,应该把注意力放回到内部问题上,而不是把资金和精力都倾注在海外。
海格塞斯一上任,就明确表示要对美军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。近年来,美军的开支实在是让人咋舌,仅海外驻军的费用就相当惊人。根据美国国防部的数据,2023财年美军预算达到了8570亿美元,其中相当一部分用于维护全球700多个军事基地的开支。
俄乌冲突已经打了三年,美国在这场战争上花费的资金可不少,结果却是俄罗斯并没有被拖垮,反而美国似乎有些撑不下去了。特朗普对此心里明白,他希望能够以少量投入取得更大的回报,而不是继续当那个花钱没结果的冤大头。
更劲爆的是,特朗普还暗示想让科技巨头马斯克来负责一个“政府效率部”,专门监督美军的预算。
马斯克向来不按套路出牌,如果让他来管理资金,估计能把美军那些多余的项目削减得干干净净。比如,美国在欧洲的驻军数量这几年稳定在6万人上下,每年的开支超过百亿美元。特朗普认为这些花费不值得,他想把资源调回,更“划算”的地方,比如印太地区。
其实,这里面还有更深的考量。美军的改革不仅是为了节省开支,更是为了优化战略布局。近年来,美国与中国在印太地区的竞争愈演愈烈,从南海到台海,冲突时有发生。
特朗普明白,想要和中国正面较量,美国必须先理清自己的状况。这次海格塞斯对中国的“交底”,在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传达一个信息:美国暂时不打算公开对抗,得先把内部问题处理好。
当然,改革的路上总会遇到阻力。美军内部的利益团体关系复杂,但特朗普对此并不太在意。他决心借助海格塞斯和马斯克这两位“外人”的“利器”,来彻底打破旧有的局面。
短期内,美国可能会稍微克制一下,但从长远来看,一旦美军的整顿工作完成,竞争恐怕会变得更加激烈。
特朗普政府对欧洲政策的变化
海格塞斯对北约盟友提了个硬指标,要求国防开支要提升到GDP的5%。这比之前约定的2%高出不少。而且,他还催促尽快结束俄乌冲突,这其实反映了特朗普希望从欧洲“抽身”的意图。
特朗普在第一任期时就开始对欧洲表达不满。他认为北约是个“赔本买卖”,美国不仅付出了金钱,还付出了努力,而欧洲国家反倒从中获利。
到2023年,美国在北约的军费支出占比高达68%,而德国、法国等大国距离2%的开支目标还差得远。特朗普再次掌权,明确表示:如果你们不增加支出,我就考虑撤回驻军,反正美国可不想当“免费的保镖”。
俄乌冲突让特朗普感到困扰。冲突持续了三年,美国通过各种援助向乌克兰提供了超过千亿美元的支持,但战局依然 stagnant。俄罗斯没有被击败,欧洲也还在依赖美国的军事保护。特朗普心里清楚这笔账,认为如果再这样拖下去,美国只会陷得更深。
一旦政策调整,中美关系的变化便显而易见。美国的关注点将更多地移向印太地区。近几年来,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部署不断加强,像是增建在日本和菲律宾的基地,以及向台湾当局进行军售。特朗普在一定程度上从欧洲撤退,主要是为了将重心转向遏制中国。不过,目前他还得处理国内经济的麻烦,因此才有了海格塞斯“不愿直接对抗”的说法。
美国在欧洲的收缩,为中俄深化合作提供了机会。近年来,中俄关系不断升温,特别是在能源和军事合作上愈加紧密。如果俄罗斯能够从俄乌冲突中恢复过来,那么与中国的合作将会更加协调。这对于特朗普来说,可能并不是个好消息。
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的现实困境
特朗普一上台就开始使用关税手段,第一任期也曾如此。不过,现在的美国情况可与2016年大相径庭。拜登留下的36万亿美元债务,如同一座大山压在特朗普肩上。2024财年,美国的财政赤字竟然达到了1.8万亿美元,通胀率还在3%以上徘徊。特朗普想通过加关税来解决问题,这无异于饮鸩止渴,只会让美国老百姓的生活更加艰难。
这几年,美国对华展开了贸易战,尽管中国这边受到了一些影响,但整体经济韧性还是很强。到2023年,中国的GDP已经超过19万亿美元,占全球经济的18%以上,而美国的经济增速却在逐步放缓。
特朗普试图通过提高关税来迫使中国妥协,但事实是,美国各大企业对中国的供应链依赖非常重。而且,普通消费者同样离不开来自中国的商品。关税越高,美国内部的通胀问题就越难以控制。
更棘手的是,美国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。36万亿美元的债务,光是利息每年就得支付上万亿。特朗普总不能指望马斯克把特斯拉卖了来填补这个窟窿吧。所以,他不仅需要想办法增加收入和减少支出,还得维持和中国的关系,避免彻底破裂。毕竟,如果真的爆发全面的贸易战或军事对抗,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可能承受不起。
美国国内的情况十分混乱,我们只需稳住自己的步伐,持续推进自身发展。特朗普不愿意直接对抗,这其实也是在给我们创造机会。
海格塞斯此次的“交底”其实是特朗普政府在内外压力下所作的一次战略表态。未来四年,美国并不打算与中国正面较量,这不仅是因为现实的局限,也反映了一种暂时的妥协。
接下来的对抗,可能会变得更加错综复杂。
股王配资-配资最良心10大平台-北京炒股配资开户-股票正规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